以美學三向度探討 - 安東尼.高第之聖家堂
聖家堂是由上帝的建築師安東尼.高第,用了他43年光陰所建造的教堂,是世界上唯一還沒建造完工,就被列入世界遺產的建築物。而在高第的建築作品中幾乎找不到直線,大多採用曲線及有機型態表現。本文希望透過美學三向度的「本質」、「形式」、「意涵」這三個角度去探討聖家堂,了解其建築背後所要傳達的意涵。
二、文獻回顧
楊裕富教授在《敘事設計美學-四大文明風華再現》一書中提及
美學 : 泛指兼顧審美取象與藝文創作帶來人文慰藉與美感的知識與感受。
楊裕富,2010,《敘事設計美-四大文明風華再現》
楊裕富教授在《設計美學》一書中提及,以「美學」一詞的字義來看,綜合各個文明對「美」與「藝術」的論述,人類文明對美的探討,大致上循著三個面向來累積與展開,稱之為美學知識的三向度或美學的三向度。
美的知識主要有三種向度: 本質向度、形式向度、意涵向度
美的本質向度:
主要是探討美或美的本身,也就是事物的本質。以透過美的本質向度所探討形成的美學,為「形而上美學」。
美的形式向度: 主要探討藝術品能具有美感的操作法則,而美學的形式向度,所探討形成的美學為「形而下美學」。
美的意涵向度:主要是探討藝術品要表達的故事內容或內涵。
楊裕富,2015,《設計美學》
藉由書中所提及的美學三向度來進行分析探討。
三、研究推論
3-1高第簡介:
安東尼·高第·科爾內特(1852-1926),為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現代主義」[1](屬於新藝術運動)建築家,為新藝術運動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高第出生於加泰羅尼亞雷烏斯,世代是做鍋爐的鐵匠,所以他天生具有良好的空間解構能力與雕塑感覺;又因小時患有風濕病而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高第便把興趣放到觀察大自然上,為他日後成為師法自然的建築師奠定基礎。高第從觀察中發現自然界並不存在純粹的直線,他曾說過:「直線屬於人類,曲線屬於上帝。」所以終其一生,高第都極力地在自己的設計當中追求自然,在他的作品當中幾乎找不到直線,大多採用充滿生命力的曲線與有機型態的物件來構成一棟建築。
高第終生未婚,除了工作,沒有其他愛好和需求,聖家堂是他最偉大的作品,他一生中有43年的歲月都貢獻在那裡,1925年他乾脆搬到教堂的工地去住,全心全意研究教堂的結構設計。1926年6月7日的下午,高第完成工作後,從聖家堂到市中心的教堂做禮拜的途中被一輛電車撞倒,因為當時他衣衫破舊,路人還以為是流浪漢,將他送到聖十字醫院,三天後去世了,大家才發現流浪漢竟是高第。大家為高第舉行了很隆重的葬禮,送葬的隊伍從聖十字醫院一路延伸到了聖家堂,最後將他安葬在他未完成的聖家堂地下。
3-2聖家堂簡史:
聖家堂,是位於西班牙巴塞隆納的一座天主教教堂,聖家堂的建築風格屬於巴塞隆納當地的「加泰隆尼亞現代主義」[1]。
於1882年開始興建。 剛開始設計與建造時是由教會裡的建築師維亞爾(Viller)負責,一年後維亞爾因和宗教團體意見不合,才由當時年僅31歲的高第接手。
接手後,地下聖壇已在建造中,無法修改設計圖,所以他按照第一任建築師維亞爾(Viller)的設計圖完成地下聖壇,然後把整個教堂重新設計,把原先設計的新哥德式教堂改為加泰隆尼亞現代主義建築[1]。
[1]加泰隆民亞現代主義:
是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於加泰隆尼亞地區流行的藝術潮流。
它的發源牽涉到歷史因素、社會因素、藝術因素等「天時」 、「地利」之便,又有「人和」之利,因此形成表現在各式各樣的藝術上,從繪畫、雕塑、裝飾藝術、文學、音樂到建築都有它的蹤跡。而在建築方面,加泰羅尼亞風格的建築師們安東尼•高第 、多明尼克和普意居等,帶頭領導這個藝術潮流在當地的發展。
3-3案例分析
聖家堂是西班牙巴塞隆納著名的地標,每年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
聖家堂已經建造超過了一百三十年,最近宣布最後工程計畫於2026年完工,以藉此紀念建築師高第逝世一百周年。完工的教堂高度預定達一百七十二點五公尺,將成為全球最高教堂。
以美學三向度的「本質」、「形式」、「意涵」,這三個角度來分析高第的聖家堂
3-3-1美的本質
聖家堂是西班牙巴塞隆納的一座天主教教堂。
這座教堂有兩項重要的建造意義:
1.它是一座依造哥德式大教堂造形改造的大教堂。
2.他的結構 、內容、造形都與天主教象徵符號有關。
教堂的設計是以「十字體」為基底,後寺院所在地是十字上方,十字的左右正好是教通道與十字廳堂,十字的角則由正堂的一個中心堂與兩邊側堂組成。
聖家堂整個教堂本質象徵教會的宣教,內部則代表教宗內在的生活。
聖家堂平面圖
3-3-2美的形式
高第賦予它的建築是一種觀察自然後所得到的造形。建造手法-聯合平面體雙轉,平面以直線向著雙曲體面、螺旋面體旋轉、拋物線體和錐形彎曲線來建造。
「誕生門」的外形像個具大拋物線體,的幾何小尖頂彷如花飾的教宗帽子。整組尖塔有三個大門,高第使用大量動、植物和象徵符號來裝飾,賦予它不少生氣。 「誕生門」的四座塔內部可以互通,藉由樓梯結構可穿梭來往,中塔的尖端,有特製天窗是其建造的特色,使建築明亮。
「誕生門」鐘塔內部旋轉式樓梯
「受難門」由幾根斜柱支撐著,也有雕像群出現,六根大斜柱支撐著上一層十八根斜柱,全部都是傾斜的,具有大樹及骨架的味道。
「榮耀門」(還在建造)這個大門和其它兩個大門一樣,有四個鐘塔,在四個鐘塔上方有一個錐形體,內部是由十六個雙區面體組合而成。
3-3-3美的意涵
聖家堂的建築外觀以聖經故事為藍本,內部則是仿效伊甸園為情境。而東、西、南面三個立面在描速耶穌在世時活動的情形,東面塔是「誕生門」在描繪耶穌出生、逃亡、受教育、在耶路撒冷聖殿與高博生士對話的情景;西面塔是「受難門」,呈現耶穌受難經過、死亡、復活以及最後升天的故事;南方是「榮耀門」,則即是「將來的大門」,在表現耶穌當時在人間傳道及救世的史蹟。
這三個立面,每個立面有四個鐘塔,共有12座塔代表著耶穌的12個門徒。
內部中央四根高107公尺的高塔是象徵4位福音傳教士,中央兩根更高的塔則是聖母瑪利亞與耶穌。
聖家堂內部 受難立面石雕
四、結論
聖家堂,高第盡其一生來建造,這棟壯觀、高聳直衝天際的教堂,但卻又無處不顯示出高第對信仰的敬畏。而我們透過美學三向度的「本質」、「形式」、「意涵」推論 ,以美學和不同角度的關點探討,更能了解到不只是建築物的本身,而是更深入的傳達出,建築師所要呈現的內涵與傳達的美學理論。
五、參考文獻
楊裕富,2015,《設計美學》,台北,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楊裕富,2010,《敘事設計美-四大文明風華再現》,台北,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王裕華、蔡清徽,2015,遇見世界大教堂
約翰.八賽戈達.諾內爾,譯 /徐芬蘭,2006,《解讀高第建築的奧秘 》藝術家出版社
徐芬蘭,2001,《瞭解高第》,藝術家出版社
圖片來源
http://www.biosmonthly.com/collection_topic/1129聖家堂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526/06/21858828_473276888.shtml 平面圖
http://wap.libaclub.com/reply_7343_8617508_871100_1.htm 樓梯
http://orfeoadagio.blogspot.tw/2010/02/blog-post.html 雕像
http://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1055174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