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7日 星期二

專題研討四 作業二 以美學三項度探討孔廟建築-以台南孔子廟為例







以美學三項度探討孔廟建築-以台南孔子廟為例

*謝紫筠       **楊裕富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研究所  研究生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研究所  教授

  
一、緒論

孔廟為儒家代表性廟宇,文廟在過去象徵著中國文化的教育中心,因此孔廟是儒家思想信仰中心與建築具體的表徵。台南孔廟是台灣第一座孔子廟,距今已三百多年的歷史,在清代曾是台灣地區第一學府,因而有「全臺首學」的美稱。因此,本文透過美學三向度的觀點,探討台南孔廟建築中所蘊含的文化意涵。



二、文獻回顧

2-1 孔廟緣起

孔子(公元551-公元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孔子為了宣揚自己的思想與理念,周遊列國,並編撰春秋、詩、書、禮、樂、易六部著作,成為儒學經典。其有弟子三千人,其中賢人有七十二人,是歷史上偉大的教育家。在孔子死後第二年,魯哀公將其故居改成廟堂,以作以紀念。一開始孔子廟是以祭祀孔子為主,唐代以後才逐漸將孔子弟子及重要儒學者從祀於孔子廟中,而各地也興建越來越多孔子廟;另一方面則是由於「廟學制」的規定,使得唐代以後各地官學也普遍設立孔子廟,因此孔子廟則成為漢人城鎮中特別的建築類型。

2-1 孔廟建築

孔廟的建築形制方面,一般都是屬於中國傳統三進式建築,但有些地方因地區因素而改變其形式。孔廟多與地方的官學結合,亦為「廟學制」,布局主要可分為前廟後學、左廟右學、右廟左學等形式,為祭祀廟殿與學堂的結合。一般孔廟都具備有萬仞宮牆,其典故出自論語子貢曰:「夫子之強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意思為孔子的學問道德高深,若要求取上進,並無捷徑,唯有進入孔廟淺潛心修習才可以。



2-2 美學三向度

以「美學」一詞的字義來看,綜合各個文明對「美」與「藝術」的論述,人類文明對美的探討,大致上循著三個面向來累積與展開,稱之為美學知識的三向度或美學的三向度。美的知識主要有三種向度:本質向度、形式向度、意涵向度。(楊裕富,2015)

()美的本質向度:主要是探討美或美的本身,也就是事物的本質。以透過美的本質向度所探討形成的美學,為「形而上美學」。

()美的形式向度: 主要探討藝術品能具有美感的操作法則,而美學的形式向度,所探討形成的美學為「形而下美學」。

()美的意涵向度:主要是探討藝術品要表達的故事內容或內涵。


2-3台南孔子廟歷史

台南市孔子廟創建於明永曆十九年(1665),由陳永華以十年成長,十年教養,十年成聚」的復國計畫,當時鄭經接納諮議參軍陳永華的建議,在東寧天興州寧南坊鬼仔埔(即孔子廟現址),興建「先師聖廟」,旁置明倫堂,永曆二十年(1666年)建築完成,是為現在台南孔子廟的前身。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巡臺廈道周昌和臺灣知府蔣毓英奏准整修廟堂,並改稱「先師廟」。中為先師廟,東西設有兩廡,北邊有啟聖祠,南邊有櫺星門,之後又增建了泮池與衙齋。在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巡道王之麟整修廟宇,並在大成殿東邊新建明倫堂與堂後的龍亭庫。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巡臺道陳璸上任時又再次整修,加建形如半月之圍牆、禮門、義路、泮池、朱子祠、文昌閣與大城坊,工程於翌年四月完工,奠基了孔廟大致的格局。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時,巡道梁文煊將大成殿的格局改為重簷歇山式,隔年陳文達編纂的《臺灣縣志》附有文廟圖,記載了當時孔廟的設施。清雍正元年(1733)二月奉清廷的詔封孔子五代,改啟聖祠為崇聖祠,之後也曾數次修繕。

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孔子廟又漸傾圯,巡台御史楊開鼎倡議重建,同年十月動土,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三月竣工,修建之大成殿及兩廡規模倍前,乾隆十七年(1752年)王必昌《重修台灣縣志》中的「府學宮圖」則是最好的見證。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知府蔣元樞又加以整建,東大成坊外出現了泮宮坊。大成殿西側則於海東書院址建府學署,自此孔子廟共有四條南北軸線形成,由西而東分別是學署,大成殿,明倫堂與朱子祠,可謂是台南市孔子廟之全盛期,而《重修台郡各建築圖說》中之「重修台灣府學圖」與明倫堂中的「台灣府學全圖」碑更忠實的紀錄了當時孔子廟的規模。可惜嘉慶與同治年間因大地震等因素,廟舍逐漸破壞。

日大正六年(1917年)日人倡修,由台南士紳捐資修葺,於七月興工,翌年三月竣工,重置禮器及樂器。此次大修,將所有的舊建築物解體重建,山田孝使著有《台南聖廟考》一書,詳細記錄描述整建過程,「起工前之台南聖廟配置圖」與「落成後台南聖廟配置圖」兩圖清楚的記錄修建前後之差異。其中明倫堂的兩廊、後面的文昌祠、東面的朱子祠、大成門前的櫺星門及禮門義路旁的圍牆也為重建,於是形成了台南孔子廟今日之格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三月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台南市中心被炸,孔子廟嚴重受損,戰後初期台南市政府集資加以分批修葺,並於民國四十二年(1953年)完成,隨後於不同年份修護不同之殿堂。民國六十六年(1977年)配合中央、省府等各機關倡導觀光及整修古蹟三年計劃,台南市政府耗額拆建大成殿。
民國八十六年(1967)文昌閣傾斜無法再修,台南市政府逐以重建原地。

民國七十一年(1982年),政府頒布「文化資產保存法」;民國七十二年(1983年),政府公布「台南市孔子廟」為台灣地區一級古蹟,也是所有孔子廟古蹟中,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大,環境最幽美之案例。 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五月至七十八年七月(1989年)再次大修,範圍遍及各建築,而成為今貌。

民國八十六年(1997年)左右,中華民國行政院文建會(今文化部)委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規畫,以孔廟為中心的文化園區,當時規畫範圍除孔廟以外,還有周圍即將遷走的附近市府機關建築等古蹟、歷史建築。而目前的孔廟文化園區則是孔廟沿南門路以南兩側,包括武德殿、永華宮、德化堂、延平郡王祠、鄭成功文物館、大南門、碑林與臺南放送局等景點。



三、研究內容分析

3-1 臺南孔子廟簡介:

台南孔廟位於台南市中西區,是台灣第一座孔廟,也是全台最早的文廟。建於明鄭永歷十九年(1665),清嶺初期是全臺童生唯一入學之所,因而稱為「全臺首學」。現今台南孔廟的空間格局,在台灣的孔廟中是最為完整。臺南孔廟占地9007平方公尺、建物面積2169.9平方公尺。




3-2    以美學三向度探討臺南孔子廟


3-2-1 美的本質向度

台南孔子廟中有兩個以「泮」為名的分別是;東面的「泮宮坊」與南面半圓形的「泮池」,圍有石欄杆。東大成坊為台南孔子廟目前的總入口,坊上朝外懸有全臺首學之匾。

台南孔廟建築主體是依循左學右廟之規制,廟前東西分設有「禮門」與「義路」,大成門為主體群之入口,兩側有供奉祭祀朝功臣集受地方尊崇士紳的「名宦祠鄉賢祠」與奉祀節孝婦女與孝子的「節孝祠孝子祠」。

並以大成殿為主體,「大成殿」是孔子廟建築群中層級最高的建築,前方有露臺,是釋奠禮祭孔時,表演佾舞之場所。兩側為「東廡」與「西廡」是孔子廟中供奉先賢先儒之處,其後方為「禮器庫」與「樂器庫」,是孔子廟中儲藏釋禮中必須使用為數眾多之禮器及樂器的地方。目前禮器庫不對外開放,樂器庫則為展覽室,展是古樂器。後殿為「崇聖祠」,其原名「啟聖」祠,啟聖為孔子之父叔梁紇公之封號。而中國建築廟宇一般會在主殿之後祭祀主祀之父。祠內中央為孔子五代祖先神龕;東側為東配先賢與東從先儒之神龕,西側則為西配先賢與西從先儒之神龕。在崇聖祠兩側兩側後方的建築東為「以成書院」,西為「典籍庫」。以成書院為孔子廟為舉行釋奠禮所設之樂局,目前以成書院室內中央設有神龕,單獨祭祀孔子神位與文昌帝君,神龕上高懸「辟宮雅樂」匾。兩側則分列東西先達之名,在院內也陳列一些樂器與一幅孔子畫像。

而府學以「入得之門」為進入明倫堂空間之象徵性入口;「明倫堂」為其主體,為倫學講堂。在孔子廟整座建築組群的東北角尚有高三層樓之文昌閣,目前文昌閣二樓供奉文昌帝君,三樓供俸魁星,因此也有人將此樓稱為魁星樓。


圖二  台南孔子廟平面圖




圖三  台南孔子廟大成殿


3-2-2 美的形式向度

()泮宮坊

為石造,但模仿木構型式,雕刻精細。中央橫眉有優美的雙龍與琴棋書畫雕飾,其上之版飾則有人物與蝙蝠;屋頂中央為葫蘆,兩端以鴟吻收頭;而石柱前後則有八之石獅。


圖四  泮宮坊


()東西大成坊

東西大成坊在外貌上幾乎一致,下半部為雙十字成重牆結構,上面再以木構架撐起中央懸山燕尾,十字型承重牆牆頂亦以燕尾收頭,形成六個燕尾的特殊造型,瓦當滴水則有龍形及蝙蝠形紋樣。


()禮門義路

為硬山燕尾,脊上各有一對鴟尾,門洞上有橫額分別有「禮門」及「義路」,兩側牆及山牆上則有小花格窗。



                                                                                                                             圖五  禮門 

                                                                                                                                      
                                                                                                                                圖六  脊上鴟尾

()名宦祠鄉賢祠

是一字型空間,面寬三開間前有簷廊。祠門開於中央(名間),為格扇形式。左右次間為檻窗形式,上半段為窗檽,下半段泥塑龍虎牆堵。簷廊左右牆堵亦有花鳥彩畫,但已逐漸風化。在構造上其木構架簡樸,柱子以圓形石材為基礎。屋頂為硬山形式,端部以燕尾起翹。

()節孝祠孝子祠

節孝祠孝子祠與名宦祠鄉賢祠空間與造型幾乎一樣,其木構架與門窗形式亦名宦祠鄉賢祠相同,窗戶下半段泥塑則是麒麟與鳳鳥牆堵,簷廊牆堵亦有花鳥彩繪。

() 大成門

為孔子廟主體群的大門,三開間的大成門為台南孔廟中最華麗之門。由六根柱子支撐木構架;木構架依古制而作,有垂花、雀替及獅座等裝飾,部分畫以彩繪。屋頂為硬山形式,正脊為三川脊,明間(中央)較高,次間(兩側)較低,以燕尾收頭。明間正脊上有日燄飾,前後四條垂脊部及兩側屋簷下各有一支似獅似虎之動物,據傳是「騶虞」,是一種義獸,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象徵「至信至德」。兩側的次間屋脊上各有一隻裝飾物,一說為喜好登高瞭望的螭吻,一說為鴟尾,是一種外型像魚又像鳥的生物,傳說可以壓制火神,有防火的涵意。門體上,每一開間都由中央兩扇門,及其兩側門板所構成,門扇門檻極高。每組門扇都採門釘裝飾,共108(每邊54),門簪以龍首為形。

()大成殿

位於一個高起之台基上,其主體面寬與進身均為三開間,由十二根木柱與東西北三面承重牆共同擔負結構機能,支撐屋架與屋頂。
其十二根柱子中,除了點金柱(殿中央四根)與正面(南面)中央兩根為獨立柱外,其餘六根均為附壁柱,點金柱之柱礎為八角形,上有幾何圖案,其餘則為簡單的圓柱礎。屋架簡潔不繁瑣,除了脊檁(大樑)上有太極圖案之外,其餘均為素面處理。門柱明間為六扇格扇門,左右次間開四扇,格扇隔心(上層部份)為鏤空纖細的垂直窗檽。在大成殿東西北三向,則有窄小的外廊,其腰牆與露台之腰牆建成一體,牆身有花格磚,八個角落上立小石獅其各具姿態;四個角落下則為螭首,實為排水之用。大成殿屋頂形式則為重簷歇山屋頂,正脊兩端以燕尾起翹,中央為九層寶塔,一說為珠宮,兩側護之以雙龍,雙龍之外側為通天筒,通天筒為孔廟建築專有之裝飾。

()東西廡

東西廡空間為一字型,面寬五開間,前有簷廊,室內為單一長廊式空間,沿著牆壁設置長條型台座,宛如長桌,上置先賢先儒神位。廡門設於正中央,由三組閣扇門所構成,門面上懸有廡名匾,兩側之窗戶則類似於檻窗,下半段為實牆,上半段為方格窗櫺。木構架沒有彩畫,柱礎為圓柱。屋頂兩者均為硬山頂,正脊為燕尾起翹,脊上立有螭吻。

()禮器庫樂器庫

面寬五開間,前有簷廊,空間為單一長廊式空間。屋頂為硬山型式,但以馬背收頭,使用仰合瓦無瓦當滴水。庫門設於正中央,門楣上懸有庫名扁。兩側窗戶則類似檻窗,下半段為實牆。上半段為窗櫺,上有琴棋書畫之圖案裝飾。

()崇聖祠

為三開間建築,整棟建築是一個敞廳,不設門扇。在構造上則有十八根柱子支撐木構架,再鋪設屋頂。木構架依古制而作,部分構件(雀替)畫以彩繪。屋頂為硬三形式,屋脊並無裝飾,以燕頭收尾。

(十一)以成書院與典籍庫

面寬三開間,中央名間有雙扇門,兩側次間為單扇門,構造與裝飾均頗為簡單。在造型上,以成書院與典籍庫屋頂比中央之崇聖祠略低,同為硬山形式以燕尾收頭,但使用仰合瓦無當滴水。

(十二)入德之門

是由中央三開間之主體與兩邊的側是組成面寬五開間之門屋,前後均有簷廊。主體全部為白粉牆,開有三門,均以石材為框中央最寬,門額題「入德知門」左右有花格窗;兩側較窄,東邊門額題「聖域」,西邊題「賢關」,與兩側相隔之牆堵則有山水彩繪。入德之門內外均有柱子支撐屋架,外為石柱,內為木柱;屋頂則為硬山形式,燕尾收頭。

(十三)明倫堂

是有前面之抱廈()與後面之本體組成。本體面寬三開間,採格扇門簷廊設有拱門,牆堵是以花鳥彩繪。屋頂為硬山形式,屋脊簡單無裝飾,兩端以燕尾收頭,在北牆上則開有花格窗。

(十四)文昌閣

為三層樓建築,一樓為方形,二樓為圓形,三樓為八角,二樓與三樓並且有尺度甚小之外廊。文昌閣一樓為四角簷飾,二樓為八角簷飾,三樓為八角攅尖頂,上置葫蘆。



3-2-3 美的意涵向度

泮宮坊;「泮宮」是諸侯的學校,「辟雍」是周時設在天子國都的大學,其格局包括中央的主體建築及外環之圓形水池,而中央的主體分為東、西、南、北、中等五室,可能是因為不同學習科目而分成不同空間;諸侯的學校,規模較辟雍小,其建築外圍只圍繞一個半圓形的水池。 當時在學校中定時會舉行相飲酒、釋奠先師先聖等敬老、祭祀的禮儀,學生山實際儀禮的操作學習禮儀,面從中國開始有教育,這種藉由演禮以達到習禮的方式,是中國教育場所的設計概念。因為辟雍圍繞著著圓形水池,泮宮環繞著半圓形的水池,所以在地方孔廟的軸線前方通常會設一座半圓形的泮池,也表示孔廟與學校相結合的概念。
台南孔廟半圓形的泮池,在與庭院相接之牆上嵌有「思樂泮水」石碑,出自《詩經》;古時候,參與應試的秀才必須至孔子廟參拜孔子,然後出檽星門(現已不存在)到泮池繞一圈,並採擷池中之水芹插在帽子邊,稱為「遊泮」。

大成坊是孔廟中三處以「大成」為命名的空間,分為東、西兩座,其稱呼出自《孟子萬章下》:「孔子之謂集大成也」;意思為孔子整理三代至周公的學問並刪詩書、訂禮樂、讚周易、修春秋,所以集大成的學者,因而以大成為命名最能彰顯孔子廟的特質。

禮門義路,朝東的稱為「禮門」,朝西的稱為「義路」;其以禮義為名表示講求孔子之道,必須遵循禮義。

一般廟宇門扇是以門神為主,門釘只用於受封王后之神祉,而孔子廟於大門(大成門)使用門釘,則有彰顯孔子弟為之意。大成門每組門扇都採門釘裝飾,共108(每邊54)。由於九是陽數之極,而其十二倍一零八更是禮制最大者,用之於孔廟,意義自然非凡。在門柱的部分,柱上並無任何對聯,則是以避免再孔子前賣弄文章。

大成殿位於高起之台基,在高度也凌駕其他建築之上,因此呈現出崇高的意涵。大成殿之通天筒又名藏經筒或藏書筒,此飾物來源一說為宋儒朱熹因感佩孔子之偉大而設,另一說則為秦始皇焚書抗儒時,為保護經書而設,而後人為紀念此事而模仿。在垂上脊另一種雕飾則為成排之鴟鶚,其本為凶惡之鳥,但因受孔子感化而馴良,後人因紀念此事而將原有一般廟宇中常見之仙人走獸代之以鴟梟,其典故是來自於《詩經》中之「翩彼飛鴞,集於泮林,食我桑椹,懷我好音」。

另外在屋簷的四個角落下,各懸有一個鐘鐸,此取於古籍「天將以夫子為木鐸」之義,意謂其可振文警世。

入德之門為昔日由各地選出的學子,必須經過此門才能入內,象徵學子若要成為聖賢,一定要重修養品德開始。明倫堂;明倫為瞭解宗法制度概念下的人際關係與儒學對社會的認知。孔子認為社會的構成主要包括有社會的秩序和社會的親和力,這兩項因素。而社會的因素必須建立在尊尊、長長等雪原的自然差別上,並以親親這種親子之愛作為社會親和力的動力。因此,親親為「仁」,具有秩序和親和的社會就是一種「禮」的表現。而明倫正是倫學的基礎,儒學體系的學校講堂也以明倫堂作為主要的名稱。


四、結論

台南孔子廟為「全台首學」,在經過時代的轉化不同朝代的整建、增建與修復,到成為台灣代表性的孔廟建築之一,其中台南孔子廟其建築空間的名稱、形式、裝飾等等都有蘊含儒學的理念與其特殊的意義。本文透過美學三向度的本質、形式、意涵這三個向度,能更深入的瞭解到台南孔子廟建築群中,其所傳達的美學與隱藏在建築中的意涵。



五、參考文獻

楊裕富,2015,《設計美學》,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楊裕富,2010,《敘事設計美-四大文明風華再現》,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傅朝卿、廖麗君,2000,《全臺首學台南市孔子廟》,台灣建築與文化出版社

孔廟文化資訊網 http://confucius.culture.tw/navigator/navigator.htm

內政部全國宗教資訊網     https://religion.moi.gov.tw/








2018年3月13日 星期二

專題研討四 作業1 指定導讀《越南傳統聚落、宗教建築與宮殿》


專題研討四  越南傳統聚落宗教建築與宮殿導讀
指導教授: 楊裕富博士
學生: 謝紫筠

作者:黃蘭翔
出版者: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出版:初版中華民國9712

書本簡介:此書是從華人在越南的傳統聚落,以越南境內佛教、印度宗教建築越南文廟(孔廟)建築和古都城宮廷建築,四大領域去書寫相關的越南建築文化遺緒及其當代社會意涵。

目錄

壹、導言

貳、越南傳統聚落與華人在越南的生根定居
第一章    越南傳統聚會場所的「亭」建築之性格
第二章  華人聚落在越南的伸直與變遷:以會安為例
第三章  越南會安與台灣鹿港傳統店屋建築之比較

參、占婆 ( 印度教 / 佛教 )建築
第四章  占婆古王國之印度教/佛教建築遺跡
第五章  越南占婆建築的傳統與基本配置之特徵
第六章  林邑期越南占婆王國都城的空間結構

肆、中國臨濟宗佛教寺院在越南
第七章  河內與順化佛教伽藍配置差異的分析
第八章  南部林濟宗派佛教寺院

伍、越南儒釋道的混育與東南亞孔廟配置的演變
第九章  高台教宗神祭祀的反思:本土信仰時及其歷史的發展
第十章  孔廟建築配置在中國、越南與台灣的變遷

陸、都城與宮殿建築
第十一章  順化傳統古建築的特徵
第十二章  19世紀越南國都的城市規劃


此書是由筆者有關越南傳統建築的12篇研究結果(論文)整理成書。

壹、導言

越南的地理置處於世界兩大文明(中國與印度)交會的最前線上,所以越南文化是以其本土文化為母體,受中國與印度兩大文明的刺激與影響而成。因此這兩個文明對越南的影響範圍,可分為「中國 / 越南文化圈」與「印度教 / 佛教文化圈」,而在16世紀以前,阮朝始祖阮潢在尚未遷來順化走避政治災難時,中部中南部是屬於「印度教 / 佛教文化圈」占婆王國的活耀範疇。

貳、越南傳統聚落與華人在越南的生根定居

第一章【越南傳統聚會場所的「亭」建築之性格】

「亭」為越南村落的聚會場所,「亭」建築內主要祭祀的神,漢文為「城隍」。亭具有信仰文化行政三種功能,其空間配置、結構特色以及圍繞在亭的祭祀活動、與推動祭祀活動的團體,形成實踐村落生活空間與平常的社會組織。

此章節目的是為分析越南的傳統「亭」建築,以了解越南傳統「亭」之宗教社會、文化性格。以台灣研究學者的角度,從現今研究對於「亭」的兩個觀點: ()中國字唐代以來的城隍信仰()東南亞南島語系種族聚落的特質之背景提出看法。

文中藉由探討越南城隍信仰的由來,比較越南與中國的城隍信仰與台灣信仰本質上的差異,最後由文獻發現越南與中國的城隍信仰不太相同,而是選擇性接受,而「亭」為越南原本就存在的建築,城隍信仰是受到中國的影響,明朝統治越南時,將中國案行政階級的城隍信仰體系,與原先鄉村舊有的「亭」建築結合,而形成現今越南傳統「亭」建築的面貌。


第二章【華人聚落在越南的深植與變遷:以會安為例】

此章的研究範圍主要是以會安華人的居住範圍區塊為分析對象,文中提到具有中國血統的會安華人可分為兩個族群;()以地緣關係組成組成會館作為活動的華人團體與()明朝移民,稱為「明鄉人」的華人後裔,他們已越化且接受了「亭」,並以「亭」為活動據點。

文中透過分析會安華人的廟宇以及明鄉「亭」的碑文牌匾與相關志史書記的文獻,透過他們對中國年號與越南年號的選擇,以及家祠建築型態的不同,進一步從建築結構分析,以比較在地華人與明鄉人的異同處,和探討明鄉人定居深耕的過程。                                                                                                                                                                                                                                                                                                                                                                                                                                                                                                                                                                                                                                                                                                                                                                                                                                                                                                                                                                                                                                                                                                                                                                                                                                                                                                                                                                                                                                                                                                                                                                                                                                                                                                                                                                                                                                                                                                                                                                                                                        

最後筆者在比較華人與明鄉人的居住建築後,發現明鄉人採用傳統越南中部的傳統住宅樣式,並有獨立的宗祠建築,而華人則是居住在店屋建築裡,並將家祠設置在店屋裡。但會安的建築混合了福建廣東的建築結構外也融合了越南當地獨特的結構特色,從建築結構就能了解中國東南沿海與越南本的建築文化的結合現象了。


第三章【越南會安與台灣鹿港傳統店屋建築之比較

在此章筆者要探討同樣是由閩粵華人所建造的會安與鹿港店屋建築各具有那些特徵?若有各自特徵,其形成因素是如何發展的,筆者先透過探討會安與鹿港的歷史,再將兩者的傳統店屋建築進行比較。

最後研究結果顯示,會安與鹿港店屋興建年代雖然相當接近,但鹿港與會安因文化背景上的關係,兩者在()建築的規模與空間使用配置、()中間軸線通道與側邊走道的配置、()叉手斜樑與硬山擱檩建築結構、()樓井的設置、()祖先牌位的方位與()中間寬度比次間寬度要窄的幾個課題,都顯現出了會安與鹿港的異同性。


                                                                                                             (圖一) 越南會安


貳、占婆 ( 印度教 / 佛教 )建築


第四章【占婆古王國之印度教/佛教建築遺跡】

位於越南中部與中南部的占婆國屬於「 印度教 / 佛教的古王國。此章節是關於占婆建築的撰寫,筆者整理了印度教神權與王朝神權結合的理論和建築都市空間的表現;把占婆依時代背景前後與地理分布,從事實地的調查工作,並將調查結果依序整理介紹於文後。

最後將占婆遺跡依據時期可分為六類      : 1.美山遺跡群     2.廣南遺跡群     3.平定遺跡群                               4. Po Nagar(婆那加塔)遺跡群5. Phú Hài遺跡群6.衰亡遺跡群,再整理出各時期的建築特色。


                                                                                                           (圖二) 美山遺跡群 



                                                                                                                             (圖三) 婆那加塔遺跡群


第五章【越南占婆建築的傳統與基本配置之特徵】

筆者提到,在論述占婆建築時,常引用與占婆同屬印度教/佛教文化的柬埔寨-「吳哥遺址」,且吳哥遺址保留得更為完整與壯觀,所以此章的基本想法是參考前吳哥窟建築的特徵與9世紀至15世紀間吳哥窟王朝建築的發展情況,以尋早期占婆建築的可能傳統作法。

最後得到兩個結論,前吳哥窟時期(7世紀至9世紀)的建築與後來的占婆建築的形式裝飾內容或存在的些許差異,但從建築物屋蓋的磚造疊澀的工程技術,以及入口的砂岩門框作法雕刻紋樣等,應該可以推定其同屬印度教/佛教院系寺的系統。另一結論,占婆早期的印度教/佛教寺院是以「複合伽藍」的設置方式,與都城及對外貿易河港結合成「三處連構組合體」的都城空間結構,但受到吳哥王朝結合宇宙中心須彌山與寺廟興建的影響,因此發展出將寺院配置於都城中心。


第六章【林邑期越南占婆王國都城的空間結構】

此章節的撰寫動機是如何應用「神王一體」的空間宇宙觀,對應越南占婆王國獨立的宗教聖域和都成的空間結構。筆者企圖運用有限的史料與最新的考古資料與近年來東南亞歷史地理學的理論,去檢討占婆(林邑期)的都城空間的結構組成問題。



肆、中國臨濟宗佛教寺院在越南

第七章 【河內與順化佛教伽藍配置差異的分析】

此章節,筆者討論北越與中越傳統佛寺伽藍配置的核心部分;其主殿空間(大雄寶殿的上殿燒香殿拜殿祖堂、禪堂)為對象,並以兩地固有的傳統「亭」建築之案例,作為確認兩地佛教寺院之差異並非只是佛教建築之特性,而追根於個別地區的固有建築傳統。在經過調查與分析,才凸顯出過去學界在談論越南佛教寺院時,不分北越與中越地區傳統文化的缺失。


第八章【南部林濟宗派佛教寺院】

南越佛教宗派傳自16世紀末由中越導入中國廣東的臨濟宗佛教新法脈。此章主要是討論南越臨濟宗寺院建築的特色,嘗試圖繪南越佛寺特徵之具體內容,也延續上章,並探討南越中越北越佛教寺廟之間的關係。


伍、越南儒釋道的混育與東南亞孔廟配置的演變

第九章【高台教宗神祭祀的反思:本土信仰時及其歷史的發展】

越南的高台教創立於20世紀上半葉,混育儒教釋教道教天主教與民間信仰的宗教思想。文中討論高台教的歷史發展過程與其教義,雖然高台教本身宣稱「儒釋道三教歸元」,並非回到儒道的原始本義,而僅是回歸中國唐宋以後的三教融合之意。


第十章【孔廟建築配置在中國、越南與台灣的變遷】

孔教是東亞(中國韓國日本琉球台灣越南)社會重要的固有思想體系,而孔廟又是其思想信仰中心與建築具體的表徵。在此章節筆者檢視中國曲阜與北京孔廟的發展史,以掌握越南河內與台灣台南孔廟在整體的孔廟發展史裡的位置,並透過越南孔廟台灣孔廟及中國正統孔廟的比較,重新檢討孔廟內的泮池與奎文閣文昌閣在孔廟建築內的意義。


陸、都城與宮殿建築

第十一章【順化傳統古建築的特徵】

此章節討論的對象是以阮朝的都城建築為主,文中對越南獨特的「重檐疊屋」(兩棟相連的建築作法),及重視於山牆面外加斜屋頂的「東西兩廈」之空間與類似中國建築的柱間空間(兩架棟所夾的空間)數,討論其空間體系。本篇整理《大南一統志》中對宮廷建築的描述與現場建築做比對,逐一解決文章中的特殊描述法,文章最後分析了建築結構、構件名稱與空間組織上的關係,並列表比較與中國構件名稱的對照關係。


第十二章【19世紀越南國都的城市規劃】

                順化從宮殿的命名到京城的配置,都深受中國都城的影響。順化想要模仿明清的北京城,甚至興建出縮小版的北京宮殿。在此章節,筆者主要以1909年編成的《大南一統志》做為分析之文本,從文中整理出對京城個建築的描述,再加上越南當地對於京師歷史便遷的傳說,釐清了皇城偏南的可能原因。結論是其正好與清北京城的前身元大都皇城偏南的配置有異曲同工之妙,而都城的三朝五門、南交壇、文廟等等,也都模仿自中國都城之制,但也根據越南當地的文化背景做了些變形。



                                                                                                        (圖四) 順化皇城 午門 



                                                                                                  (圖五) 順化皇城平面圖



結論:

此書筆者先從越南的歷史變遷與文化中探討,再進而延伸不同時期的建築,了解到越南雖然許多建築元素到中國影響,印度教/佛教 (位於越南中部的占婆)受到了影響,但還是有越南自己的本土風格,而在看完此書後對越南傳統文化宗教與其建築的演變過程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參考文獻

黃蘭翔,《越南傳統聚落、宗教建築與宮殿》,2008,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